徐州汉文化学术资源网
您浏览位置 - 首页 - 典藏 - 典藏精品
典藏精品

银鋗
文物信息

◇ 文物编号:12540

◇ 藏品名称:银鋗

◇ 历史年代:西汉

◇ 藏品尺寸:高19.5、直径45.7厘米

◇ 藏品来源: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

文物介绍

     

 银鋗平折沿,短直颈,两侧各有一环形耳,鼓腹平底。腹上阴刻“宦眷尚浴沐鋗容一石一斗八升重廿一斤十两十朱第一御”。出土于西面第2侧室。《说文》记载:“鋗,小盆也,广孕日铜铫。”“铫,温器也。”由此可知锅是盥洗、沐浴时的温水器具。出土时,销内盛有搓澡用的圆形搓石数个、漆木奁盒1件、漆笥1件。漆木奁已残朽,内放有化妆用品。

      漆笥内装有植物的茎叶,还叠放着一件浴巾。植物的茎叶应是药浴所用的保健药材。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一件铜锅,刻有铭文33字:“中山内府铜鋗一容三斗重七斤五两第卌五卅四年四月郎中定市河东贾八百卌。”铭文表明该铜鋗是中山国官吏郎中定从河东买来的,价格是八百四十钱。窦绾墓出土的铜锅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带有铭文“常浴”的铜盆形制基本相同,二者都是沐浴用器。因此,孙机先生认为“鋗与盆类似,鋗以形圆而得名”。西汉时期铜锅主要流行于中原地区,东汉时期多见于重庆、四川等地。西汉早期的锅与战国晚期的鉴较接近,特征是折沿,短直颈。铭文内容多包括所有者、容量、重量、编号,时间有年无号,个别的记有购买地点。西汉中晚期的铝沿部变深,铭文内容除所有者、容量、重量、编号外,时间为西汉年号,一般无买卖或诸侯造作记载。东汉时期的鋗沿部更深,铭文内容与西汉时期截然不同,多为“富贵昌,宜侯王”之类的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