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编号:4654
◇ 藏品名称:鹅首形金带钩
◇ 历史年代:西汉
◇ 藏品尺寸:长3.1厘米、高1.6厘米、重24.85克
◇ 藏品来源:1986年北洞山楚王墓出土
北洞山楚王墓共出土2件鹅首形金带钩。带钩腹部铸一圆钮。鹅昂首挺胸,屈颈成钩,钩体上饰变形羽纹。鹅头上镶嵌物虽已脱落,仍神态逼真。
战国以后,带钩作为服饰已形成一种时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浮雕、错金、镶金、镂空、鎏金、錾花等装饰手法逐渐应用于带钩,使多姿的带钩增强了观赏性。从制作工艺上说,汉代的带钩从整体上虽然较战国时期的带钩略逊色,但其中不乏精品,而且造型较战国时期丰富,在式样上也有创新。汉代带钩比较常见的式样有兽面形、曲面形、琵琶形,更引入注目的是各种异形带钩。
汉代随着奢靡风尚日盛,带钩大量出现。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大批带钩,其中一件雁形金带钩,与北洞山金带钩极为相像。钩体为回首雁形,长喙突出,双翅合敛,眼以细线刻划,栩栩如生。钩扣似一块圆饼,与钩体套合,可自由转动,造型小巧精致。
除了带钩外,用来束系革带的还有带扣,但出现时间较带钩为晚。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带扣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战国时就比较常见了。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到两晋时,带扣基本上取代了带钩,成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