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文化学术资源网
您浏览位置 - 首页 - 教育 - 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

活动介绍

活动已结束
← 返回列表

【中秋】博物馆科技研学实验室系列(七)|《满月飞明镜 岁岁满团圆》中秋青少年特别体验活动——少年知科学·巧手做花灯

活动时间:2023/9/24 10:00:00

活动地点: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年龄要求:5-10岁


活动报名

间:2023924日 上午10:00-11:30

材料费:50/组(小程序仅用于预约报名,报名成功后,于活动当天现场缴费)

点: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象:5-10

额:20组(可由一位家长陪同,大人孩子均可穿汉服)

报名方式:请扫描以下二维码预约

注意事项:请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提前十分钟到达活动地点。不要迟到哦。报名成功请务必参加以免影响参与信誉。如有疑问请拨打电话0516-83804412咨询。



知识背景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6年5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科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教学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训练孩子六大核心能力:观察能力、专注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

丰富知识储备,提升学习能力,提升环保意识,激发科学探索兴趣等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的由来及习俗

2、学习天文科学知识,了解地月关系及万有引力,制作地月模型

3、学习月相的形成,了解潮汐能源,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巧手制作水母灯


教学过程



       古代的人们举头望天,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使人们产生无限遐想,由此也编织出无数神话传说与美丽的故事,嫦娥的故事就来自于人们肉眼可见的月亮啦。

       那么你知道我们距离月球有多远吗?月球上到底有没有嫦娥玉兔桂花树呢?为什么中秋节更适合观潮呢?你听说过潮汐能源吗?海洋核污染下,我们该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地球呢?


1、通过观看科普视频、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


2、学习天文科学知识



       月相是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让我们一起感受地球与月球的关系,制作一个地月引力模型吧。


3、了解潮汐能源,呼吁小朋友保护海洋,制作水母灯


       潮汐是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每天的涨潮和落潮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利用来发电。发展潮汐新能源可以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速度减慢。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潮汐能源也是一种清洁 无污染 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

       地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小朋友们可以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为保护地球做点贡献吗?让我们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制作一只属于自己的水母灯吧。


 

       最后老师会带领小朋友分享关于环保的宣言,保护地球从我做起,激发孩子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成为新时代环保小卫士。

       9月2410:00-11:30让我们一起穿上汉服变身探险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究科学奥秘,学习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一群爱科学爱探索的小朋友们共度别具一格的中秋佳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