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文化学术资源网
您浏览位置 - 首页 - 教育 - 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

活动介绍

活动已结束
← 返回列表

博物馆科技研学实验室系列(八)|《九九重阳日 理路通智慧》——重阳节青少年特别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2023/10/22 10:00:00

活动地点: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年龄要求:5-10岁

活动报名

时间:2023年10月22日上午10:00-11:30

材料费:50元(小程序仅用于预约报名,报名成功后,于活动当天现场缴费)

地点: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对象:5-10岁(家长陪同,大人孩子均可穿自己的汉服)

名额:20

报名方式:请扫描以下二维码预约

注意事项:请提前规划好路线,提前十分钟到达活动地点,不要迟到哦。报名成功请务必参加以免影响参与信誉,影响后续报名。如有疑问请拨打电话0516-83804412咨询。



学术报告厅位置示意图

知识背景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阳节又称老年节。

       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节的科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教学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训练孩子六大核心能力:观察能力、专注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丰富知识储备,提升学习能力、激发科学探索兴趣等。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重阳的由来及习俗。

2、学习天文科学知识,了解银河系和星座的关系。

3、学习脑科学知识,了解人类大脑和神经元的秘密。

4、科创能力大比拼,动手动脑制作星象仪带回家。

教学过程


       农历九月初九,此为“重九”,因为“九”是数字极阳之数,所以也称“重阳”。这个时间,属于九月的寒露节气,按照《礼》书的记载,太阳这段时间运行在“东方青龙的第一宿角宿”;傍晚后夜空中心位置的亮星是牵牛星。以这样的天体位置来计算,太阳下山后,东方青龙的第五宿心宿出现在地平线的位置,预示着心宿即将隐没在夜空中。重阳节的来历与天文星象的有关的因素,正是这个“心宿”。

       至于为什么把重阳节与“敬老”联系在一起,上面说了,九为极阳之数,极者老也,因此又称“老阳”,这样就把重阳和“老”有了联系。同时数字谐音,九即“久”,表示了健康久长的意思。关于重阳祈寿的习俗,汉代《西京杂记》一书中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天文天象的知识呢?你知道自己的星座吗?你知道我们的大脑和宇宙有怎样的联系吗?你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哪些潜在优势吗?让我们一起探索星座知识和脑科学知识吧!

1、通过观看科普视频、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及习俗。


2、通过观看科普视频,学习天文科学知识,了解星座。


       中国有十二生肖,西方有十二星座,让我们深入了解下古人的智慧星座大数据库吧。小朋友可以提前搜索一下自己的星座,我们现场会和小朋友一起讨论。

3、通过观看科普视频,了解人类大脑结构和脑科学基本原理。

       了解完宇宙知识再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人类的大脑工作原理吧。


       大脑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形成各种网络,主要负责控制思维,感知,运动等各种功能。

       同时,大脑具有惊人的可塑性,通过训练和刺激来增加大脑神经元突触的活跃性,从而提升认知功能和学习能力,而且年龄越小大脑的可塑性就越强。

       老师将带领小朋友们通过制作形象演示仪,动手动脑,训练大脑神经元链接,增强小朋友的主动学习能力。

 

       最后老师会带领小朋友分享创作环节,让家长和孩子们知道训练大脑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10月22日10:00-11:30让我们一起穿上汉服变身探险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究科学奥秘,学习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一群爱科学爱探索的小朋友们共度别具一格的重阳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