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文化学术资源网
您浏览位置 - 首页 - 展览 - 临时展览
临时展览

 飞蓬:史小冬艺术展
  •  飞蓬:史小冬艺术展

飞蓬:史小冬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5日

◇ 展览地点:徐州博物馆内徐培晨艺术馆

◇ 主办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徐州博物馆 徐州市美术家协会 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

◇ 承办单位:

展馆介绍


展览时间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5日

开幕时间

2020年1230日 上午1030    

展览地点

徐州博物馆内徐培晨艺术馆

主办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徐州博物馆

徐州市美术家协会

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

史小冬在布展现场


小冬与“飞蓬”

策展人 马凯臻

      史小冬以及她的作品很像没有羁绊的“飞蓬。

      小冬打着服装设计的旗号,干的却是“反服装”的事情。你看,她的“服装”不是对身体的塑造,而是一种无广谱意义的,与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唱和,很是“虚无”。常识说,身体是服装之根,但小冬手底的那种,不必将身体带入,也会膨胀,也会有生命的跃动。就像“飞蓬”,说它是草,却是无根,就那么在空中飞着旋着,累了或风住了,就落地找个角落歇着;风起或心底有风,翩然再起,奇奇妙妙地,自由得很。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商君书》)“飞蓬”总要借助风势,小冬便是。但细一掂量,小冬身外之风于她干扰很少,大多是她自己,各种莫名的精神头带动风起。谓予不信,可在她作品前多待一会儿,相信会有一种风样的精神气质被你隐约发现。

      所以,说服装的“根”是肉身,小冬的那一套几乎无根可寻;若说灵魂才是服装的“根”,小冬的“根”可明眼看出且有得琢磨。

      我越来越排斥把小冬的作品称为“服装”,且有“设计”。因为,这会逼迫我去思考“灵魂包装”与“肉身包装”甚至“物品包装”的区别,很是累人。

      中国文学中多有“飞蓬”的意象,“游子如飞蓬”(刘基)“飞蓬各自远”(李白)都是讲行旅漂泊、身不由己,中间还掺杂着点凄哀与无奈。小冬以及她的作品与之也像,又有不同。从她手中出来的活计是有一种飘如“飞蓬”的自由,也确因此牺牲了许多与时尚概念一拍即合的“顺溜感”与“高贵感”;但“飞蓬”毕竟不可自主,遭际凄凉悲切。哪如小冬,浪子样,自视轻微,远避高贵,不以身外为依托,飞扬不惧凌乱,凌乱又不扰秩序与方向,看似柔弱,内里却极有韧劲并执拗得很。

      既然不为塑造身体,小冬的出手也就抹去了性别,就像“飞蓬”,雌雄莫辨;更像伍尔芙笔下的那位奥兰多,双性同体,互不歧视。这就使得小冬的手劲儿不偏不倚,怎么看,都应了伍尔芙表达的那点儿意思:“对于一个从事写作的人,若是想到自己的性别那就是毁灭性的。对于一个不折不扣的男人或者女人来说,它是毁灭性的:人必须具有女子气的男人或者具有男子气的女性。因为带着那种有意识的偏见而写出的任何东西都注定要死亡。”

 

《九歌》系列之飞蓬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佛罗伦萨国际设计双年展入选参展

第十一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入选参展

《九歌》系列之飞蓬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佛罗伦萨国际设计双年展入选参展

第十一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入选参展

  

《九歌》系列之故城草木深

14届拉古纳艺术奖 “Art Laguna Prize”获奖参展

 

《九歌》系列二

与香港理工大学姜绶祥教授合作作品《捆绑研究之非对抗》

首届国际可穿戴艺术展入选参展

与香港理工大学姜绶祥教授合作作品《捆绑研究之非对抗》

首届国际可穿戴艺术展入选参展

      史小冬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在读,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系主任,荣获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人才“紫金文化创意优秀青年” “徐州市优秀女教师”称号。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本科、硕士毕业作品均获评“金奖”并获王嘉廉艺术创作奖学金,被中国美术学院永久收藏。先后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深造研修。先后两次被全国设计大师奖组委会选送赴日本、德国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作品在国内外重要展赛中参展、获奖近30余次,其中,作品《多次曝光与异型同构》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获奖提名”进京展览;作品《九歌》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获评为进京作品。主持完成江苏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

重大艺术活动策展经验比较丰富,2018年,任“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传统活化单元助展人;2019年,受邀在香港理工大学纺织与制衣系助研,期间策划姜绶祥教授纤维艺术“布山水”展览,并主持学术研讨。

      重要获奖及参展情况

      \ 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 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获奖提名”进京展览

      \ 2020年第14届拉古纳艺术奖 “Art Laguna Prize”获奖参展

      \ 2020年第十一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入选参展

      \ 2019年佛罗伦萨国际艺术与设计双年展获奖参展

      \ 2019年首届国际可穿戴艺术展入选参展

      \ 2020 年江苏省教育厅“融通并茂”高校艺术设计大赛专业组“金奖”

      \ 2019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水墨与文藏》专业组“优秀奖”(最高奖)

      \ 2019年主持首届紫金奖大学生艺术展最佳陈展奖二等奖

      \ 2018年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获奖参展,作品被“关山月”美术馆收藏

      \ 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水墨与文藏》专业组 “金奖”

      \ 2017年全球华人“金点奖”“概念标章”

      \ 2017年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专业组两届包豪斯奖(最高奖)

      \ 2015、2017年第十届创意中国艺术设计大赛专业组两届金奖

      \ 2016年第十六届全国设计大师奖产品设计专业组金奖

      \ 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融通并茂高校艺术设计大赛学院奖(最高奖)

      \ 2013、2014年江苏省工艺美术大赛连续两届金奖

       重要策展经历

       \ 香港理工大学布山水纤维艺术展 策展人 论坛主持

      \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传统活化单元”策展助理

      \ 佛罗伦萨国际艺术与设计双年展服饰类策展助理

      \ 首届紫金奖大学生艺术展 江苏师范大学交叉设计作品展策展人

      项目及课题主持情况:

      \ 江苏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主持

      \ 黔南州荔波文创产业规划项目第二主持

      论文发表情况

      先后发表论文20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6篇,scd核心期刊4篇。其中,论文《博物馆的虚拟性分析——兼论意大利伦巴第大区集体记忆博物馆实践》发表于《装饰》,获得2016年度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