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24/8/10 9:00:00
活动地点: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南馆二楼活动室(徐州市泉山区湖东路5号)
年龄要求:7-12岁
活动报名
时间:2024年8月10日上午9:00-11:30
材料费:68元(小程序仅用于预约报名,报名成功后,请进群缴费,活动详情以群内通知为准)
地点: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南馆二楼活动室(徐州市泉山区湖东路5号)
对象:7-12岁(无需家长协助)
名额:30人
报名方式:请扫描以下小程序码预约
注意事项:
请提前规划好路线,提前十分钟到达活动地点,不要迟到哦。
报名成功请务必参加以免影响参与信誉,影响后续报名。如有疑问请拨打电话0516-85690228咨询。
2024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七夕节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汉代时,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与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
民间相传,在每年的七夕夜晚,女孩们在这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为了让更多的少年儿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特邀薪火学堂周老师带领大家一同了解七夕节的渊源、传说以及民间习俗;汉画像石艺术馆教育员准备了汉画像石精品解说,帮助少年儿童了解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学堂的非遗艺术家教授徐州香包制作工艺与大家一起感受“七夕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1、汉画像石知识介绍
2、参观汉画像石艺术馆展厅
3、非遗艺术家教授徐州香包制作工艺
4、趣味穿针比赛
徐州香包在2008年就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其历史最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千年来一代代传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徐州香包进行不断地传承发展,形成徐州当地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民俗艺术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出土地之一。徐州汉画像石不仅产生的时代早,延续的时间长,而且发现的数量多,图像的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汉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被誉为“石上史诗”、“江苏三宝”。
来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一起做香包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