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文化学术资源网
您浏览位置 - 首页 - 教育 - 徐博讲坛
徐博讲坛

活动介绍

活动已结束
← 返回列表

“徐博讲坛”第二十一期—“双王链接"—秦汉兵马俑的超时空对话

活动时间:2018/5/18 9:30:00

活动地点: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年龄要求:不限年龄

      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讲座:

      “双王链接”-秦汉兵马俑的超时空对话

 

      讲座内容简介:

      秦兵马俑的发掘、研究和展示所取得的成就,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一项辉煌的成果,受到世人的瞩目。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一起,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但是中国人民同时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财富。

秦兵马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给人们多方面的启迪和教育。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共有陶俑、陶马约近8000件。有战车、骑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种,按照古代的军阵编列。一号兵马俑坑是以战车和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这个军阵有前锋、后卫和两侧的翼卫,其组织之严密,坚若磐石。二号兵马俑坑是个多兵种混合编列的曲形阵,由车阵、骑兵阵、弩兵阵和车骑及徒兵混编的长方阵等四个小阵组成,体现了阵中有阵、营中有营的编组方法。可分、可合,分则可各自为战,合则发挥多兵种作战的威力。三号坑是统帅一、二号兵俑军阵的指挥部。一、二、三号坑有机地组成一个庞大的军阵编列体系。它是古代军阵的生动图谱,也是秦王朝军队真实的缩影。关于古代军阵的编列方法、秦军的编制、秦军的装备、兵器的配备组合等诸多问题,兵马俑都提供了具体实物例证。它是研究古代军事史的宝库。
      徐州汉兵马俑位于徐州东郊狮子山附近。 198412月,出土西汉时期兵马俑4800多件。这批分布于六条俑坑,陶俑群反映了西汉初年分封在徐州的楚王国军队的整体建制。步兵中既有官吏,又有普通战士,如持长械俑、弓弩手俑、发辫俑等。车兵中则有甲胄俑和御手俑之分,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史有重要的意义。而由于作为楚王的陪葬俑,所有陶俑的面部表情则多表现得悲怆肃穆,展示了楚国工匠的杰出制作工艺和艺术表现力。徐州兵马俑坑的发现是继咸阳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西安临潼秦代兵马俑之后的第三批重要发现。目前在原址建立起全国第二处兵马俑博物馆。展出的兵马俑分为兵士俑、官员俑、马俑、盔甲俑和跪坐俑等五大类。

      徐州博物馆将于在518日上午,特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学理先生,向大家解读秦兵马俑的军事内涵,同时邀请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原馆长王恺先生出席,同王学理先生一道对话秦汉兵马俑的发现和研究,敬请期待!

 

      主讲人简介:

      王学理,男,陕西省蒲城县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政府参事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先后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主任,并兼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鼎湖宫、汉阳陵等考古队队长、省文物局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现担当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顾问、中国秦文化研究会顾问。/先后对陕西省内、外多处遗址、墓葬进行过考古调查与研究,参与过多部有关历史文化影视的策划与拍摄。曾担任CCTV10大型编年体史诗动画纪录片《帝陵》文史总监。

      已出版的学术专著30部、历史考古读物3部、大型考古画册1部、《陕西考古学文献目录》2部,发表学术论文与科教文章150篇以上,论著字数累计约1500多万字。独立完成学术专著有《秦都咸阳》、《咸阳帝都记》、《秦始皇陵研究》、《秦俑专题研究》、《秦陵彩绘铜车马》、《轻车锐骑带甲兵》、《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汉景帝与阳陵》、《秦都与秦陵》、《王学理秦汉考古文选》、《苦寻秦帝国都城的壮美》、《咸阳原上的汉帝王陵园》、《汉都长安城建史》、《秦物质文化通览》、《西安城市史·秦都咸阳》、《两汉长安城》、《汉阳陵史话》、《秦始皇陵史话》、《考古队长说阳》,合著、主编的有《秦物质文化史》、《陕西历史地理沿革·历史地理述略》、《陕西古代简史》、《陕西风物志》、《秦俑一号坑考古发掘报告》(上下册)、《秦文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等,历史考古读物有《秦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与兵马俑》、《走进世界八大奇迹》等,编撰的大型文图画册有《中国汉阳陵彩俑》、编导的录相资料片是《神韵卓然见汉风》。

      曾先后到瑞典、挪威、奥地利、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美国等国参观访问,并作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