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文化学术资源网
您浏览位置 - 首页 - 展览 - 临时展览
临时展览

 心手相承——中国蓝印花布艺术展
  •  心手相承——中国蓝印花布艺术展

心手相承——中国蓝印花布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1日-2021年1月3日

◇ 展览地点:徐州博物馆内徐培晨艺术馆

◇ 主办单位:江苏省文物局

◇ 承办单位:

展馆介绍

  

                                                           

      览名称   
      心手相承——中国蓝印花布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0年12月1日-2021年1月3日
      展览地点
      徐州博物馆内徐培晨艺术馆
      主办单位
      江苏省文物局

      承办单位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刮浆防染印花布。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江南起源后流传至全国,曾衣被天下。其中,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令人瞩目,这与其得天独厚的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南通濒江临海,土壤、气候适宜棉花生长。元代以来,由于棉花在江海平原的广泛种植以及江南纺织技术的引进,南通土布得以迅速发展。明代,南通民间大量种植蓝草,为蓝印花布提供了染料来源,促进了印染工艺的发展,形成了“乡乡都有染布坊,村村都有染布匠”的繁荣局面,并由此逐渐发展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印染作坊。这种家庭印染作坊的广布为蓝印花布的传承及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保护和弘扬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于1996年创建了我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传承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是我国惟一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基地。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馆的明清染坊继承着这一古老的印染工艺,被授予“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南通被授予“中国蓝印花布之乡”,2013年南通蓝印花布还被评为“江苏符号”,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本次展览作品从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历年藏品中精挑细选,展出的作品包括从江苏、浙江、上海等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古旧精品,以及创新设计的新纹样、新作品。蓝印花布是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因机器印花布盛行而面临消失的困境。此次展览的举办,也是为了传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保护传统蓝印花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亦是在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的认识和肯定。我们期盼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它,珍爱它。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蓝印花布会得到更有效的保护,蓝印花布的精湛工艺会得到持续的传承,传统艺术会在时尚中得以复兴和发展。

第一部分“印染”溯源 “花”落南通

南通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她又是蓝印花布之乡。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作为传统的工艺印染品,起源于宋代,不仅继承了在此之前我们先人所拥有的印染技艺,更有所突破和创新,而这一技艺一经植入南通这个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沃土便大放异彩,经千年而不衰,蓝印花布及其印染技艺,已成为代表并展示南通历史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第二部分   蓝草育蓝 艺传千载

中国是民间技艺最为丰富的国家,作为一项古老的技艺,蓝印花布印染工艺因其制作简单,材料获取方便,通过劳动人民口传心授传承下来,是世世代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历史、文化、生活、思想和感情,表现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第三部分   根植乡土 花繁叶盛

南通深厚的文化积淀,多元的民风习俗,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一经落地,就深深地铭刻出南通风格的烙印。历久的富庶与文化,滋养出南通蓝印花布多姿的纹饰、丰实的题材。布面内外的美好传说,历经千载,依稀讲述着曾经的万象人间。

      第四部分   留住遗产 守住文化

      蓝印花布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农耕文化的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曾经遍布天下的蓝印花布渐渐淡出民众的生活,然而,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技艺传承,已远远超出了物质使用的范畴,留住这份遗产,守住这份文化,已刻不容缓,令我们庆幸的是,无论是党和政府,还是社会上众多的有识之士,义无反顾的担当起了这份社会责任。


门帘—《百寿蓝印花布》


壁挂—《奔马图》

壁挂—《吉庆双鱼》

包袱布—《龙凤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