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文化学术资源网
您浏览位置 - 首页 - 展览 - 常设展览
常设展览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

◇ 展览时间:常设展览

◇ 展览地点:徐州博物馆3F

展馆介绍
      陶俑是指用陶土制作的各种人俑和动物俑形象,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馆藏的历代陶俑,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绝大部分来自于考古发掘,形成了两汉、北朝、隋唐、宋、明等较为完整的时代序列。汉代俑拙朴凝重,南朝俑清秀端庄,北朝俑粗犷豪放,隋唐俑丰满雍容,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及艺术风格。尤以汉俑最为突出,是徐州汉代文物的典型代表。
      第一部分 威仪如生——汉代陶俑
      汉代是我国古代陪葬陶俑最为流行、数量最多的时代,相对于秦俑而言,汉俑比例缩小,更加生活化。
      徐州出土的汉代陶俑达6000件以上,是两汉时期除都城长安以外发现陶俑数量最多的地区。军阵庞大、造型古朴的狮子山兵马俑;典雅婉约、纤手琴瑟的驮篮山乐舞俑;色彩明艳、神态逼真的北洞山仪卫俑都是国内不多见的珍品。
        1、狮子山楚王陵东区陶俑丛葬坑复原陈列
      狮子山楚王陵陵园东区分布着规模庞大、整齐有序的丛葬坑,数量近20座。此处复原陈列的是2004年发掘的陶俑丛葬坑,坑口南北长3.2、东西宽2.3、深2.5米。坑内共有陶俑142件,主要为戴弁冠、穿着深衣长袍的侍卫俑,发掘证明这些俑手中原应持有木质长柄兵器。俑群北侧有一单独站立陶俑,器形略高。研究认为,该俑坑象征楚王宫廷的侍卫队,俑群北侧站立陶俑应为侍卫队首领。
        2、黄门侍郎——北洞山楚王墓彩绘仪卫俑
      北洞山楚王墓墓道两侧的七个壁龛共内出土彩绘仪卫陶俑224件,有执兵俑、背箭箙俑和执笏俑。这批陶俑绝大部分保存完整,其服饰色彩丰富多样,衣纹线条流畅飘逸,面部表情生动细致,眉目胡须纤细如毫,是我国迄今发现汉代色彩保存最好的彩绘俑群。有相当数量彩绘陶俑所佩绶带下端有墨书“郎中”或“中郎”印,研究认为,这批彩绘陶俑应是楚王的宿卫侍从。
        3、妙丽善舞——驮篮山楚王墓乐舞俑
      此处展示的一组驮篮山乐舞俑,再现了西汉楚国宫廷乐舞的场景。俑分舞俑和乐俑两种,舞俑有单袖上举搴袍舞俑和双袖上举身姿呈“S”形舞俑,前者舞姿典雅含蓄,后者舞姿热烈奔放;乐俑表情专注,正专心于乐器演奏,有抚瑟、吹奏、打击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史载刘邦宠姬戚夫人擅为“翘袖折腰之舞”,徐州出土的这些舞俑表演的应是当时流行的这种楚舞。
        4、楚骑争锋——狮子山楚王墓兵马俑
      徐州汉兵马俑坑位于狮子山楚王墓西侧约400米处,共发现6条兵马俑坑,分为南北两处俑坑群。南部由4条兵俑坑组成,包括三条东西向坑和一条南北向坑,北部由两条东西向车马坑组成,共同形成一个建制完备、相辅相成的楚国军阵。共出土陶俑4000余件,有军吏俑、步兵俑、车兵俑、骑兵俑和陶马俑等。
      史载“楚兵剽轻,难于争锋”,狮子山兵马俑坑完整再现了西汉早期楚国军队的真实历史面貌。
      第二部分 隽永惠中——魏晋南北朝陶俑
      徐州地区发现的魏晋南北朝陶俑,在继承前代陶塑工艺精华的基础上,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兼具南朝秀美与北朝粗犷之特点,尤其注重对人物表情的刻画,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文吏俑面目祥和,身材修长,宽衣博带,体现出秀骨清相、温雅俊逸的魏晋风度;胡人俑深目高鼻、短衣长裤,与中原传统服饰装扮迥异;动物陶俑写实逼真,姿态各异。
      第三部分 盛邦妙造——隋—明代陶俑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陶俑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隋俑在塑造上沿袭了魏晋俑的清秀,同时初具唐俑的丰满雍容,唐三彩俑是独具特色的俑偶种类,徐州北部内华花马庄唐墓出土为数不少的天王俑、文吏俑、马俑、骆驼俑及三彩镇墓兽等,器形高大,形象丰富。楚王山南麓宋墓出土陶卧妪俑,底部刻有“芦秀塑”三字,为宋代萧窑作品。